? 根據《江西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銷號管理辦法》要求,現對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我市畜禽養殖未配套治污設施問題整改完成情況進行公示。
一、整改問題:截止2016年7月,江西省未配套治污設施的規模化養殖豬場2634家,其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內有1961家。
二、整改目標:全市畜禽規模養殖場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得到遏止,農業面源污染實現根本性好轉。
三、整改措施:
(一)開展畜禽養殖摸底調查和“三區”劃定調整。全市認真核查、全面掌握畜禽養殖場的分布和養殖生產狀況、糞污處理設施現狀、糞污利用及排放情況,開展了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可養區劃定或調整,完成“三區”地理標注、繪制養殖區域分布圖等工作。
(二)嚴格畜禽養殖環境準入。畜禽養殖場全面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要求污染防治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嚴格落實養殖區域規定,在禁養區內養殖場全部依法關閉,非禁養區內環保不達標養殖場實施關停退養。
(三)加強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各地對病死豬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因地制宜采用焚燒法、化制法、發酵法、深埋法等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技術,配套建設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設施,禁止直接拋棄、收購、販賣、屠宰、加工病死豬。
(四)加強畜禽養殖環境整治。市政府把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納入日常生態監管范圍,加強糞污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運維和管理情況監督檢查,防止糞污未經無害化處理直接向外環境排放。加強糞污還田技術指導,提升資源化利用效果,依法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五)創建生豬生態循環養殖小區。全市按照“生態環境優先、產業轉型升級”的總要求,設計打造生豬生態循環養殖小區,目前開工建設38個,有22個正在運營,初步形成糧飼統籌、農牧結合、養防并重、種養一體的綠色養殖模式。
四、整改成效:全市禁養區內3741家豬場和非禁養區內2661家環保不達標豬場全部關停退養,農業農村部直聯直報系統平臺顯示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設施配套率、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分別為96.52%、100%、100%,已達到整改目標。
以上整改情況向社會公示,如有異議,請以書面或電話形式向市生態環境局督察辦反饋,并提供聯系方式。郵寄的以郵戳為準,直接送達的以送達日期為準。
公示時間:2020年7月11日至2020年7月17日,共7天。
聯系人:周業鋒,聯系電話:0796-8250939。
聯系地址:吉安市吉州區大橋西路23號市生態環境局7樓督察辦公室
省督察辦問效電話:0791-86866651
吉安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