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管理局,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廬陵新區管委會,市直各單位:
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將《2020年吉安市5G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0年6月23日
(此件主動公開)
2020年吉安市5G工作要點
為貫徹落實《江西省5G發展規劃(2019-2023年)》(贛府發〔2019〕4號)、《2020年江西省5G工作要點》(贛工強省小組辦字〔2020〕3號)文件要求,促進全市5G產業發展和創新應用,培育新經濟、形成新動能,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2020年全市5G發展工作要點。
一、工作目標
遵循政策引導、企業主導、要素集聚、產業支撐、示范引領的原則,以網絡為基礎、以應用為抓手、以平臺為依托、以產業為核心、以安全為根本,創新發展5G,聚焦推動井岡山經開區金雞湖創新小鎮數字經濟示范基地建設,形成產業發展快速、融合應用深入、安全保障有力、具有吉安特色的5G發展格局。
——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全市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力爭建成2500個5G基站,全市縣(市、區)以上中心城區和重點工業園區實現5G連續覆蓋。
——實現平臺建設新突破。圍繞井岡山經開區金雞湖創新小鎮數字經濟示范基地建設,引進或培育一批優質5G企業和創新團隊,力爭建成1-2個有影響力的5G創新和公共服務平臺,突破一批5G產業和融合應用技術。
——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引進培育和壯大一批5G企業,打造1-2個5G產業基地,實現5G產業集聚發展,5G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200億元。
——加大融合應用普及。實施一批5G重大示范應用工程,5G在工業互聯網、交通、教育、醫療、文旅、農林、環保、消防、城市治理等領域融合應用深入,培育5個重點應用場景,打造10個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項目。
——強化網絡安全保障。依托省5G安全監測平臺,加強5G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二、主要任務
(一)加快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1.編制5G網絡建設規劃。加快5G基站、管線、機房規劃布局,做好5G基站站址等規劃編制工作,將5G通信基礎設施規劃納入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新一輪近期建設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并持續抓好規劃落實。〔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市城管局、市電信公司、市移動公司、市聯通公司、市廣電網絡傳輸公司、市鐵塔公司、國網吉安供電公司,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2.加快5G網絡部署。以應用為牽引,加快5G基站在城區、重點工業園區和企業部署,逐步在市中心城區、各縣(市)主城區、5A級旅游景區或重點景區實現5G信號連片覆蓋,爭取建成5G基站2500個,為5G商用提供有力支撐。〔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電信公司、市移動公司、市聯通公司、市廣電網絡傳輸公司、市鐵塔公司,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3.促進公共資源向5G基礎設施開放。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所屬公共區域,政府全額出資的企業所屬建筑物以及政府投資為主的公共設施,城市道路、高速、機場、車站、醫院、學校、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應向基礎電信企業免費開放并提供便利,為基站站址、通信機房等提供必要場所。〔責任單位: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市城管局、市教體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國資委、市工信局等〕
4.加強電力保障。在確保電力供給的基礎上,推動5G基站等通信基礎設施參與電力直接交易,進一步降低5G基站等用電成本。推進5G基站轉供電改直供電,提高用電設計標準,為5G基站等用電提供便利條件。〔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國網吉安供電公司,市電信公司、市移動公司、市聯通公司、市廣電網絡傳輸公司、市鐵塔公司〕
5.推進智慧桿塔建設。推動具有“一桿多用”功能的城市智慧桿塔建設和改造,有效整合5G站址資源,推進市政路燈桿、交通信號桿、視頻監控桿等社會桿塔共享。〔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市工信局、市鐵塔公司,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二)夯實創新平臺支撐
6.加快井岡山經開區金雞湖創新小鎮數字經濟示范基地建設。推動創新小鎮公共基礎設施智慧化建設,鼓勵并支持5G創新企業、研發團隊落戶金雞湖創新小鎮,積極爭取華為、電信基礎運營商、科研機構將創新資源和平臺引入小鎮,在我市設立5G研究院、創新中心、實驗室等創新平臺。推動打造5G+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平臺,培育“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企業,力爭將金雞湖創新小鎮數字經濟示范基地打造成集5G研發實驗、設計孵化、創新應用、培訓展示和示范推廣為一體的綜合性融合應用示范區。〔責任單位: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電信公司、市移動公司、市聯通公司、市廣電網絡傳輸公司〕
7.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井岡山經開區對接華為、電信基礎運營商開展合作建設5G創新中心,打造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AI、大數據、視覺檢測、物聯網接入等工具支撐,匯聚行業成熟的SaaS軟件產品,打造面向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采購供應、倉儲物流、產品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云化產品體系,降低企業信息化成本。培育打造企業孵化平臺,幫助中小微企業培育人才,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滿足企業降本增效、產線柔性制造、設備快速迭代的發展需求。〔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電信公司、市移動公司、市聯通公司、市廣電網絡傳輸公司,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8.建設培引創新平臺。依托創新平臺開展5G終端、邊緣計算、融合應用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提升技術支撐及方案供應解決能力,推進5G相關成果轉移轉化和在垂直領域的應用。鼓勵有影響、有條件的重點企業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提高企業自主研發、整合創新資源及5G融合應用能力。〔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電信公司、市移動公司、市聯通公司、市廣電網絡傳輸公司〕
(三)推進5G融合示范應用
9.開展“5G+工業互聯網”示范應用。重點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行業建設基于5G的工業互聯網,推動企業內外網改造,在重點企業探索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工業內外網絡體系。加快推進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開展設備遠程運維監測與控制、機器視覺檢測、標識解析等示范應用,培育5家左右“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企業,力爭打造10個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項目。〔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10.開展“5G+智慧交通”應用示范。探索5G在“兩危一客”管理、V2X等的應用。〔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
11.開展“5G+農林”應用示范。選取我市特色領域,推進5G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各環節深度融合,提高農業農村數字化水平。探索推廣5G在森林防火、智慧林長等領域的應用。〔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
12.開展“5G+醫療”應用示范。推動5G遠程醫療信息系統建設,開展5G遠程會診服務、遠程手術協作試點,完善醫院內部5G網絡覆蓋,為病房、醫療診室等場所5G應用提供支撐。〔責任單位:市衛健委〕
13.開展“5G+文旅”應用示范。完善景區、文娛企業集聚區移動通信網絡部署,建設能滿足峰值游客量的4G與5G共存的移動寬帶網絡,為游客提供更好的網絡交互分享體驗;重點在5A級旅游景區開展試點工作,推動虛擬景區、智慧停車、人臉識別、無人機高清視頻拍攝等5G相關應用。〔責任單位:市文廣新旅局〕
14.開展“5G+智慧城市”應用示范。大力推廣5G在環保、水利、交通、能源、養老、家居、安防等領域的智慧應用,力爭打造1-2個深度融合應用場景。〔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信息中心、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局、市民政局、國網吉安供電公司等〕
15.開展“5G+教育”應用示范。探索基于5G網絡的教學終端配備、VR/AR教學以及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實現基于高清視頻的遠程協同教育教學與資源共享,開展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教育教學評測與管理;探索建設基于5G網絡的教育實時監管與服務體系。〔責任單位:市教體局〕
16.開展“5G+環保”應用示范。依托5G、污染物監測分析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開展試點示范,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和資源高效利用能力。〔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17.開展“5G+消防”應用示范。利用5G和物聯網等技術,對重點消防單位、消防設施、器材及裝備等進行智能化感知、定位、監控和管理,為防火監督管理和滅火救援提供技術支撐,探索5G在消防預警、接警、輔助決策、應急指揮、信息發布、事后評估等全過程中的應用。〔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
(四)重點推進5G產業發展
18.加強5G產業規劃引導。將5G產業納入“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借助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加強5G產業規劃引領,提升5G產業規模和質量。〔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19.實施5G產業精準招商。加大與港澳臺、珠三角、長三角、海西經濟區等地區對接力度。加強與行業協會學會商會等中介組織的聯系,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瞄準電子信息領域國內外500強、跨國公司、大型央企等重點企業開展精準招商,著力引進一批5G企業和產業項目。〔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信局,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20.培育5G產業龍頭企業。依托吉泰走廊良好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鼓勵摩比通訊、南亞新材料、合力泰、立訊、浚圖科技等重點企業在傳感器、智能終端、天線、芯片等領域布局5G產品,培育并扶持出1-2家5G智能硬件、5G核心元器件等領域本地頭雁企業。加強與華為、中興的對接與合作,大力承接產業配套,分類培育一批行業細分領域骨干企業。〔責任單位:市工信局,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21.加快5G產業集聚。按照“空間集聚、業態集群、發展集約”要求,依托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優勢,支持井岡山經開區、高新區、吉州區打造5G產業基地,優先保障基地內用地指標、能源、通信、標準廠房等基礎配套,力爭打造1-2個省級5G產業基地。推動相關5G企業進園區、進基地,依托產業鏈上中下游配套企業,推動有效合作。〔責任單位:市工信局,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22.加快5G企業技術改造。加快利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對電子信息企業的技術改造,推動5G等電子信息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加強與相關科研院所的對接,開展“一產一院”“一產一校”合作,以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為重點,推動5G重點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五)強化5G安全保障
23.保障基站及配套設施安全。加強5G基站等基礎設施的安全保護,任何單位不得隨意拆遷移動通信基站及配套設施,若因市政建設、規劃調整確需拆遷的,需經相關產權單位同意,實行先建后拆,并給予拆遷補償。〔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公安局、市房管局等市直相關單位,市電信公司、市移動公司、市聯通公司、市廣電網絡傳輸公司、市鐵塔公司、國網吉安供電公司,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24.加強5G網絡安全防護。完善安全防護措施,5G網絡建設與安全防護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保障5G網絡和數據安全。加快推進5G網絡安全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積極開展5G網絡安全培訓。〔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市工信局〕
三、完善推進機制
25.完善工作推進機制。成立全市5G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5G發展的統籌協調,完善協調調度機制,在網絡建設、產業發展、行業應用、資源配置等方面加強協調。建立基礎設施、產業、應用、平臺等責任清單,加強調度和督導。〔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住建局、市發改委、市教體局、市公安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電信公司、市移動公司、市聯通公司、市廣電網絡傳輸公司、市鐵塔公司、國網吉安供電公司等〕
26.加大政策支持。出臺加快推進5G發展的若干措施,在用電、平臺與基站建設、產品研發、產業培育、融合應用等方面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創業投資基金、私募基金等社會資本支持5G產業發展,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5G企業及重大項目投融資力度。〔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政府金融辦〕
27.加強宣傳教育。加大5G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政策法規和相關知識的宣傳普及力度,利用各類媒體資源,增強公眾對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的科學認知,營造支持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鐵塔公司、市生態環境局〕
28.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支持井岡山大學、吉安職院、科研機構與5G企業開展人才實訓合作,聯合培養5G人才,強化5G關鍵領域人才儲備。加快培育一批5G行業融合應用方案提供商、解決商,強化供給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體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附件:5G產業、應用、平臺、基礎設施等責任清單
附件
5G產業、應用、平臺、基礎設施等責任清單
一、5G產業責任清單
序號 | 任務名稱 | 主要任務 | 責任單位 | 完成時限 |
1 | 抓好5G產業規劃引導 | 將5G產業納入“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借助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加強5G產業規劃引領,提升5G產業規模和質量。 | 市工信局 | 2020年底 |
2 | 加大5G產業招商力度 | 瞄準電子信息領域國內外500強、跨國公司、大型央企等重點企業進行精準招商,引進一批5G企業和產業項目。 | 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 | 2020年底 |
3 | 培育5G產業龍頭企業 | 鼓勵摩比通訊、南亞新材料、合力泰、立訊、浚圖科技等重點企業在傳感器、智能終端、天線、芯片等領域布局5G產品,培育出1-2家本地5G智能硬件、5G核心元器件等領域頭雁企業;加強與華為、中興的對接與合作,承接產業配套,分類培育一批行業細分領域骨干企業。 | 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 | 2020年底 |
4 | 加快5G產業集聚 | 支持井岡山經開區、吉安高新區、吉州區打造5G產業基地,建設打造1到2個5G產業基地,優先保障基地內用地指標、能源、通信、標準廠房等基礎配套。推動相關5G企業進園區、進基地,依托產業鏈上中下游配套企業,推動有效合作。 | 市工信局,吉州區、吉安縣政府,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 | 2020年底 |
5 | 加快企業技術改造 | 加快電子信息企業的技術改造,加強與相關科研院所的對接,開展“一產一院”“一產一校”合作,推動5G重點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 | 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 2020年底 |
二、5G創新平臺責任清單
序號 | 任務名稱 | 主要任務 | 責任單位 | 完成時限 |
1 | 加快經開區金雞湖創新小鎮數字經濟示范基地建設 | 推動打造5G+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平臺 | 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 | 2020年底 |
2 | 爭取電信基礎運營商在吉安設立研發創新平臺 | 爭取電信基礎運營商省公司將創新資源和平臺落戶金雞湖創新小鎮,在我市設立5G研究院、創新中心、實驗室等創新平臺。 | 吉安電信、吉安移動、吉安聯通,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 | 2020年底 |
3 | 培引創新平臺 | 推進5G相關成果轉移轉化和在垂直領域的應用。 | 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政府、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 | 2020年底 |
三、5G融合應用責任清單
序號 | 任務名稱 | 主要任務 | 責任單位 | 完成時限 |
1 | 開展“5G+工業互聯網”示范應用 | 培育5家左右“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企業,力爭建設打造10個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項目。 | 市工信局 | 2020年底 |
2 | 開展“5G+智慧交通”應用示范 | 探索5G在“兩危一客”管理、V2X等的應用。 | 市交通局、市公安局 | 2020年底 |
3 | 開展“5G+農林”應用示范 | 選取我市特色領域,推進5G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各環節深度融合。探索5G在森林防火、智慧林長等領域的應用。 | 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 | 2020年底 |
4 | 開展“5G+醫療”應用示范 | 開展5G遠程會診服務、遠程手術協作試點,完善醫院內部5G網絡覆蓋,為病房、醫療診室等場所5G應用提供支撐。 | 市衛健委 | 2020年底 |
5 | 開展“5G+文旅”應用示范 | 重點在5A級旅游景區開展試點工作,推動虛擬景區、智慧停車、人臉識別、無人機高清視頻拍攝等5G相關應用。 | 市文廣新旅局 | 2020年底 |
6 | 開展“5G+智慧城市”應用示范 | 推廣5G在環保、水利、交通、養老、家居、安防等行業的智慧應用,力爭打造1-2個深度融合應用場景。 | 市發改委、市信息中心、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局、市民政局等 | 2020年底 |
7 | 開展“5G+教育”應用示范 | 探索基于5G網絡的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實現基于高清視頻的遠程協同教育教學與資源共享,開展5G+VR/AR教學、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教育教學評測與管理;探索建設基于5G網絡的教育實時監管與服務體系。 | 市教體局 | 2020年底 |
8 | 開展“5G+環保”應用示范 | 依托5G、污染物監測分析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開展試點示范,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和資源高效利用能力。 | 市生態環境局 | 2020年底 |
9 | 開展“5G+消防”應用示范 | 利用5G和物聯網技術,對重點消防單位、消防設施、器材及裝備等進行智能化感知、定位、監控和管理,探索5G在預警、接警、輔助決策、應急指揮等過程中的應用。 | 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 | 2020年底 |
四、5G相關基礎設施責任清單
?
序號 | 主要任務 | 責任單位 | 完成時限 |
(一)建設5G基站 | |||
1 | 編制全市5G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 | 市工信局 | 2020年4月 |
2 | 將5G通信基礎設施規劃納入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新一輪近期建設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 | 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市區政府、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 | 適時 |
3 | 加快5G基站在城區、重點工業園區和企業部署,逐步在市中心城區、各縣(市)主城區實現5G信號連片覆蓋,力爭建成5G宏基站2500個,其中吉安移動1500個,吉安電信、吉安聯通共建1000個。 | 吉安電信、吉安移動、吉安聯通、吉安鐵塔、吉安廣電網絡 | 2020年底 |
(二)降低用電成本 | |||
1 | 支持符合“轉改直”條件的基站加快進行改造,減少審批流程,及時提供相關報裝材料,為基站電力擴容提供進場施工與維護的便利。 | 市發改委、國網吉安供電公司 | 2020年底 |
2 | 支持暫不符合“轉改直”的基站單獨安裝電表,按照直供電電價向當地供電部門繳納電費,嚴禁提高5G基站電價、加收電費和額外費用等行為。 | 市發改委、國網吉安供電公司 | 2020年底 |
(三)規范相關費用 | |||
1 | 嚴禁收取場地費、進場費、協調費、分攤費等費用,公共場所資源產權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得另行收取租金。 | 各產權單位 | 適時 |
2 | 對于正在運行的基站,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進場費、協調費等。 | 各產權單位 | 適時 |
(四)開放公共設施 | |||
1 | 開放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包括城市綜合管廊、各類燈桿、綠地、公園、廣場等)及直屬單位辦公場所和所屬建筑物。 | 市城管局等 | 適時 |
2 | 開放碼頭、汽車站、公路、橋梁、隧道、城市道路及其通航建筑物、交通直屬單位辦公場所和所屬建筑物。 | 市交通運輸局、市城管局等 | 適時 |
3 | 開放景區、圖書館、文化館事業和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產業園區、基地;文化公園;博物館及直屬單位辦公場所和所屬建筑物。 | 市文廣新旅局等 | 適時 |
4 | 開放各類高等院校,中職、高職學校,中小學,幼兒園及直屬單位辦公場所和所屬建筑物。 | 市教體局等 | 適時 |
5 | 開放市屬企業(含地方金融企業)和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辦所屬建筑物。 | 市國資委等 | 適時 |
6 | 開放技工院校及直屬單位非涉密辦公場所和所屬建筑物。 |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 適時 |
7 | 各類高鐵、火車站、機場、體育場館、會展中心等公共設施。 | 有關單位 | 適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