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廢水處理
制藥廢水主要包括藥廠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結晶.轉相等母液廢水;藥廠反應容器.過濾機械.地面沖洗廢水等,包括催化劑載體;吸附副產品和其他殘留液體廢水;以及輔助工藝排水和少量生活污水。制藥廢水成分復雜.有機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可生化性差,屬于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
目前,傳統的制藥廢水處理預處理工藝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廢水的生化能力。單一的生物處理工藝存在水質不穩定、難以達到排放標準的缺點。迫切需要找到一套有效的組合工藝來處理制藥廢水。研究表明,微電解-芬頓氧化耦合工藝作為一種預處理工藝,對難降解有機廢水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可以有效去除制藥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提高廢水的生化能力。
水解酸化工藝利用產酸菌的水解和酸化作用改變有機物的結構,可以進一步改善B/C值,同時結構簡單.污泥產量低的優點。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具有體積小,負荷高的優點.耐沖擊負荷.良好的脫碳和脫氮效果。二次沉淀池可以通過絮凝劑產生的壓縮雙電層.吸附架橋和網捕等功能進一步清除水中的懸浮物質,保證出水水質。
經過綜合技術和經濟分析,結合公司實際生產情況,制藥廢水處理采用微電解/芬頓/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混凝工藝處理,使最終出水水質達到《化工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4—2008)。